
在企业老板们的认知里,ERP项目投资无论金额是五万、十万的小数目,还是百万、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巨额投入,都无疑是一场意义非凡的“重大赌注”,没有人愿意看到它以失败收场。正如那句广为流传的俗语所言:“成功的项目总是如出一辙,失败的项目却各有各的坎坷。”

过往众多企业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,或凭借正确决策收获成功,或因错误举措陷入困境。基于这些宝贵经验,让我们一同深入梳理其中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。尽管这份总结无法涵盖所有情况,但可以明确的是,项目的成功绝非偶然,绝不能寄希望于运气。

-
ERP软件包选择不当
|
|
-
需求定义不充分、期望不切实际和范围不明确
|
-
投资缺乏投资回报率(ROI)论证
有一家贺卡公司,是某大型企业集团旗下的子公司,业务涉及好多领域。之前,这贺卡公司在ERP和其他企业系统上砸了不少钱。后来,公司打算做电子贺卡的线上销售业务,不仅配齐了ERP基础模块,还计划上线一套带电商销售功能的CRM系统。因为每张贺卡都不一样,公司对贺卡设计的需求特别大,所以又决定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(PLM)解决方案。不过,贺卡公司刚成立没多久,还没做到收支平衡,这次实施这些系统的钱,都是集团公司出的。 谁知道,过了几个月,贺卡公司管理团队规模小,却要管理包含十个ERP模块,再加上PLM、CRM等在内的大项目,一下子就招架不住了,碰上大难题。集团的CFO一算账,发现贺卡业务在硬件网络、软件许可,还有实施咨询这些方面的投资,都快占到营收的20%了,而且未来几年都看不到能回本的希望。 系统实施六个月后,项目规模只能大幅缩水,部分模块被砍掉,只留下ERP模块维持基本业务运转,CRM、PLM的实施计划也只能叫停。这一番折腾,让公司和项目团队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。 |
-
无法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
企业在投资ERP解决方案时,不能只盯着眼下的业务,还得为应对未来挑战做打算。但未来的挑战大多是未知数,主要集中在下面这几个方面。
第一,现在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。好多制造企业开始搞服务业务,传统消费品制造企业一头扎进零售行业,金属企业为了把控原材料供应,直接进军采矿业。要是企业现在选的ERP系统,将来业务变了没法用,不管是重新换一套ERP,还是想办法让新老系统集成,又或是同时维护两个不同的应用程序,都会麻烦不断。在这方面,像SAP这样的大型ERP供应商就很有优势,他们能给大多数主流行业,量身定制解决方案。要是企业手头资金紧张,国内的用友、金蝶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第二,过去讲全球化,现在流行“出海”战略,再加上美国时不时搞关税施压,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。今天还只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,明天说不定就跑去越南、墨西哥开拓市场了。这就意味着,企业得满足当地全新的法律和财务要求。不少企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一开始选了一款ERP,结果两年后开拓新地区市场时,发现这套ERP根本不适用,只能再换成别的。同样,在应对跨国业务难题时,SAP、甲骨文这些领先的ERP系统,应对起来更得心应手。相比之下,国内ERP系统在国际化功能上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第三,行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,需求随时都在变。就拿食品行业来说,“食品安全”已经成了全球性的大问题;对物流和制药公司而言,“产品追踪溯源”极其关键。所以,现在的ERP解决方案,必须得能跟上这些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,不然实施肯定得失败 。
|
-
缺乏高层管理支持
不管做啥项目,要是没有公司高层支持,想成功基本靠运气。实际上,很多ERP项目失败,就是因为高层不支持。在整个项目过程中,高层的支持特别重要,而且不能光嘴上说说,要给钱授权。
高层支持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:高层是懂 ERP 的,否则,“支持” 就少了支撑,最终可能就是流于形式的口头应允或盲目指挥,无法为项目落实提供有效助力。
有这么个大型公共部门组织的案件。这个组织当初大张旗鼓地启动了ERP实施项目(现在回起来可能为了“政”绩)。可实施才几个月,项目核心团队就不停地跟高层提反对意见,说一直没能定期从业务部门那儿得到有效反馈,尤其是财务、会计、物料管理,还有供应商付款流程这些关键环节。核心团队反复向高层提要求后,才好不容易开了一场利益相关者会议。结果呢,没多久项目就莫名其妙被取消了,也没有什么理由。 多年以后,真相慢慢水落石出。原来是ERP系统会让组织运营变得特别透明,一些核心团队成员心里害怕,就各种使坏,想搞黄这个项目。而高层呢,也没积极支持项目实施,说不定有些高层自己也心怀鬼胎,纯属瞎猜,谁知道呢,也不重要了![]() |
-
ERP核心团队缺乏合适的资源或完全没有组建甲方核心团队
这种情况在企业中十分普遍。对企业而言,上线ERP系统,最大价值并非仅仅成功部署一套系统,更在于借助项目培养出一批ERP管理人才。然而现实中,不少企业在实施ERP时过于被动,整个过程过度依赖乙方实施公司。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组建内部核心团队,即便组建了,很多内部核心团队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。这些企业抱着 “我出了钱,你就得把事办好” 的心态,坐等成果。一旦乙方顾问撤离,ERP系统的运作便立刻出现问题,难以维持正常状态。
因此,计划上线ERP系统的企业,在实施过程中务必采取主动策略。要主动学习ERP相关知识,主动规划实施流程,主动参与到各个环节当中。首要任务是组建一支正规的内部核心团队,挑选业务骨干充实到团队中。短期来看,要确保ERP系统顺利上线;从长远角度出发,则要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一批专业的ERP人才 。
-
用户接受度问题
ERP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系统不被用户接受。这通常被视为一个变革管理问题。在系统设计的早期让用户参与进来,向他们解释新系统将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当前工作等措施,有助于让用户接受系统,快速解决接受度问题。通常,一些复杂的ERP功能虽然实施了,但从未被使用,因为用户从未相信这些功能真的会对他们有益,或者他们会想“这对我有什么好处?”
|
-
员工对ERP实施的抵制
诚如在《ERP 实施:以变革管理为核心的成功路径探索》一文中所探讨的,员工抵制现象极有可能成为ERP实施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瓶颈。其背后的缘由较为复杂,涵盖对失业的担忧、对自身未来能否胜任工作的忐忑,以及害怕失去既有重要地位等。在整个项目周期里,高层管理可通过展开卓有成效的沟通、积极吸纳员工参与等举措,发挥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,以此化解员工的抵触情绪。
-
团队培训方面的问题
培训无疑是ERP实施中的核心议题(详细内容可参考《如何培训:大型ERP项目培训方案全攻略》以及《突破ERP培训困境:场景化培训实战指南》)。若核心团队成员与最终用户未能接受系统且适配的培训,那么他们将难以熟练运用该系统。现实中,公司常常在培训预算上进行不合理削减,结果在后续阶段遭遇重重困难 。
-
沟通不畅
项目里沟通一旦受阻,易引发对新系统的误解,谣言滋生,最终可能导致项目失败。整个项目周期中,各层级定期、持续的沟通,是成功关键。
-
项目认知偏差:误将ERP当IT项目
ERP常被错认为只是IT项目,组织觉得它是软件,应由IT团队负责。但ERP本质是业务应用,业务部门深度参与才是实施关键。经验表明,业务主导的实施成功率远超IT主导,因IT难掌控一线业务。所以不能把ERP简单等同于IT项目。
-
软件过度定制
ERP软件自带行业最佳实践方案。企业若过度定制,可能只是将现有业务流程自动化,却未采用最佳实践,这样难以获得业务收益,投资论证、回报率评估等也会困难重重。
-
项目进度与估算失误
“快速实施ERP”成咨询公司口号,承诺短时间完成。但实施有既定活动,压缩时间会影响成果质量。如三周完成蓝图规划并不现实,短时间难以开展流程设计。在紧张进度下,企业常削减培训、仓促设计蓝图、不清理就导入遗留数据,即便按时完工,也因无业务收益而失败。
-
项目团队成员变动频繁
核心团队成员频繁更替,需反复知识转移、多次与业务部门沟通,严重影响项目进度。关键节点前成员缺席可能让项目脱轨,如集成、数据迁移、上线前关键人员离岗。关键角色多次变动或换人不当,会增加项目风险。系统上线后第一阶段支持,原团队保留部分成员很重要,否则新团队因不了解情况会加剧风险。
《未完待续……》


【信息由网络或者个人提供,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COOY资源网邮箱处理】
暂无评论内容